“民以食為天、食以安為先”。在南通農副產品物流有限公司農產品檢驗檢測中心,有一支敬業(yè)、精業(yè)的年輕巾幗隊伍,她們平均年齡34歲,每天0時到晚上20時,檢測蔬菜、水果、肉類、水產、干貨等農產品600批次以上,一份農產品樣品的檢測報告有10個左右的數(shù)據,一年220萬份農產品檢測報告背后,是一年365天全年無休、孜孜不倦的抽樣、檢測與數(shù)據分析,2020年突發(fā)新冠疫情以來,她們一邊做好農產品檢測,一邊做好防控保供,以自己的“辛苦指數(shù)”,換來百姓舌尖上的“安全指數(shù)”、“幸福指數(shù)”。
食品安全,“四個最嚴”的“女包公”。通農物流2000多名經營戶來自新疆、內蒙、海南等全國各地,檢測中心在執(zhí)行食品安全“四個最嚴”規(guī)定中,面對有問題農產品經營戶言語挑釁、拳頭相向,甚至菜刀威脅,“女包公”與他們斗智斗勇,無論如何絕不允許問題農產品流向農貿市場、流入老百姓餐桌。
技術領域,敬業(yè)精業(yè)的“女工匠”。2021年通農物流決定進一步提升檢測中心技術能力和實力,要求申報農產品法檢資質,接到任務后,檢測中心的燈光就從未熄滅過,她們把檢測中心當成了“第二個家”,苦心人、天不負,當如期以優(yōu)異技術參數(shù)成績取得法檢資質時,她們品嘗到流入嘴角的淚水是甜的。
防控保供,不遜須眉的“女漢子”。今年3月以來,通農物流組織近3000多名員工、商戶開展全員核酸檢測,檢測中心的女將們,一邊做好農產品檢測,一邊配合開展核酸檢測掃碼,烈日、暴雨下她們身著防護服,像一朵朵盛開的白蓮花,穿梭在960畝的大市場,2000多輛卡車間,每天步行20000多步。
“同飲一江水、滬通一家親”。4月10日接到南通市政府部署通農物流馳援上海100萬份“蔬菜包”緊急任務后,檢測中心“娘子軍”又從農產品、核酸檢測的隊伍中,分支出小隊,加入到蔬菜包分揀大軍中,20多天24小時在公司輪班工作,當一批批、一車車載滿通農物流深情的新鮮蔬菜駛向上海時,她們覺得思念孩子的淚水、防疫保供的汗水、手心腳底磨出的血水都有價值。(綜合部 張林芳)